如何“黑”他人,企业(关于黑的技术活)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“黑”的文化无处在,同样“黑”也是一门技术。这里当然也不是教你去如何伤害他人,而是一种朋友间友好的调侃方式和企业间必要的竞争手段。
“供应链看XX不爽”“消费者对XX审美疲劳”“营销效果用尽”“低价策略无法持续”指责先且不论真假,首先一定是把观点抛出来,然后站在一边表示,“就是这样,你觉得不对你拿出证据来啊”。这个要求蛮难的。
比如,消费者疲劳,营销效果用尽,这个都属于主观成分,观点容易,严格证明起来却是极难的。就算你拿出一个报告,对方完全可以怀疑报告的取样方式不对,如:受众覆盖人群不对、基数不够大、问问题的时候对象情绪不对…………
黑文往往用一万个可能性来想拿出一个事实,比如,XX这么便宜,渠道商和供应链不赚钱,那渠道不满就很有可能;阶段性供货总有人买不到,那消费者不满就很有可能;XX卖得不好,那技术能力差就很有可能……...等等
在论证过程中,绝不正面论证,只做侧面论证,只拿出必要条件不给充分必要条件。
还有一个条件就是高大上,而且无法反驳的背景。打个比方,说我论证不科学、证据不够多?但你要知道,我所有的质疑都是为了消费者啊,为了大家更便宜更顺利地买到商品,你反驳我,那就是支持企业而不是支持消费者,你会跳出来说用户感受不重要吗?
为了用户,我质疑你的电池来源,为了用户,我质疑你的持久供应能力,为了用户,我质疑你的供应链能力,各种怀疑,加个前提,就大功告成。
拿手机举例:我怎么抢也不抢不到,都被黄牛捞走了;刚好不容买到一个,玩一会就没电了,电源容易发热,信号太差,容易死机。
抛出这些观点后,具体怎么样?没用过的谁知道呢!